中花

标题: 微缩的藏传佛教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9-12 13:07
标题: 微缩的藏传佛教世界
擦擦其实是一个外来语,源自古印度梵语,意为“复制”,形象一点说,擦擦就是用模子做出来的藏传佛教用的小泥佛、小佛塔。三十岁出头的陈,已经是“擦擦”的资深收藏家, 藏品近千尊。


  
与生俱来的热爱


  经常会有人对我在如此之轻的年纪就收藏了这么多的擦擦表示惊讶,你为什么喜欢收藏擦擦?擦擦有意思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不断地被问到。其实对于我来说,收藏擦擦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大千世界,一个人总会和某些事物有着冥冥之中的联系,就好比一个作家生来就热爱写作,没有为什么,我们称之为“天分”。那么我对擦擦的热爱,也可以说是种天分。往源头追溯的话,兴许是因为我出生在西藏的缘故,那片我三岁就离开的奇妙之地是不是和多年后我的信仰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我自己当然是相信的。 对擦擦的追逐和热爱,自然就是这一切的后续,既是因为对出生地有着无限怀念之情,也是因为对藏传佛教文化有着如痴如醉般的渴望。起初总是三天两头地往古董市场跑,只凭着兴趣和喜欢,甄别和判断力基本上没有,看顺眼的就买下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淘到的物品往往不伦不类。真正对擦擦的历史、制作、价值有了解全赖前辈刘栋老师的一本书《擦擦—藏传模泥制佛像》,这本书是海内外第一本关于擦擦的研究著作,对早年的我来说无异于一盏指路灯塔,引领我推开了进入一个微缩的藏传佛教世界的大门。近十年之后在天津的国际擦擦研讨会上,终于亲见刘栋先生,“神交”故友走进现实,兴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而到此时,他对擦擦的研究已逾40年。作为后来者的我,十年的擦擦收藏之路既长也短,蕴藏在这一尊尊拇指大小佛像里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则无穷无尽。




源于古印度的小型模泥制佛像


  哇,这么多小泥人!真精致!到家里来的朋友第一次见到擦擦,常会发出如此感叹,令我啼笑皆非。说擦擦是“小泥人”,对了一半,但它当然不是普通的小泥人。简单说,擦擦其实是一个外来语,是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的藏语音译,源自古印度,意为“复制”,是用凹型的模具、拓模制成的泥质或陶制小型佛像、佛塔。与唐卡、金铜造像一样,擦擦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同时又因其体型小、便于携带,在对藏传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层面上又更胜一筹。如果想了解西藏的文化、民俗,或者是对藏传佛教有兴趣,那么我想擦擦会是一个理想的切入口,它在表达着宗教的庄严神圣之外,又有平易近人之气息,从中我们既能看到僧俗积攒善业功德、消灾祈福的虔诚愿望,也能感受到擦擦作为一种古代艺术带给人的审美情趣。


  不同于五彩斑斓的壁画、唐卡的平面效果,也不同于色调单一的金铜造像的立体效果,擦擦是集合了两种艺术风格之长。造型采用高浮雕或半高浮雕,制作采用模具印制加泥塑雕刻以及施彩绘画,泥金等工艺手法使得制作出的擦擦立体感超强,形体造型圆润生动,不同佛像的形象、动态、衣纹、佩饰、背光、火焰,无不刻画入微、活灵活现,画风细腻艳丽,肢体生动写实,犹如鬼斧神工一般。因擦擦多为泥质,其不易保存性使得现今我们能够看到的擦擦精品少之又少。多数擦擦流传至今要么残缺不齐、要么模糊难辨、要么受潮质变。此外,当时制作的信徒怀着对佛教的极其虔诚和恭敬之心来制作擦擦的模具,许多模具上的佛像清晰生动、神采栩栩,就连珠纹花饰、背光火焰纹等都雕刻得十分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可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模具现如今很多也都荡然无存了。为什么在文物市场一般的普品擦擦就能够卖到数百元一枚,概因如此。





蒙式擦擦


  我们如果抛开擦擦作为宗教本质的一面,其艺术性就会凸现出来,一尊佛教擦擦造像是否能塑造的生动、活泼、细腻、传神,决定了现今的人们在观赏把玩之后是否可以产生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追忆,是否可以产生对当时设计者以及工艺匠人的高超艺术手段和风格的丰富联想。蒙式擦擦的制作主要集中在清代,因距今更早,相对于藏区的擦擦来讲其做工更为精细和严谨。祖师的德行、佛陀的庄严、菩萨的慈秀、度母的丰柔、罗汉的端正、护法的威严、金刚的彪悍、明王的怖慑,无不跃然于陶泥之上。


  我收藏的一尊高度约为50公分左右的大威德金刚擦擦,是蒙式擦擦中极为珍贵之作。香灰混泥,施彩描金,所塑之像身型高大,手脚粗壮有力,青面与赤发并存,巨齿外露,獠牙与眼球突出,狰狞中还透露着彪悍,千样身姿、万种表情所要表达的视觉主题就是忿怒,震慑所有外道。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收藏它的过程也颇费心力。当时为了使这尊大威德金刚擦擦不至于流落到海外,曾软磨硬泡于边境的古玩店,同商家摆事实讲道理,请求他不要为了一点点利益而将其转让给那位来寻宝的外籍人士。终于在家人和朋友的全力支持下取出了所有可用的资金将其收入囊中,后在回乡的火车上两夜未眠,就怕它因颠簸而毁坏。收藏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烦恼和痛苦,同时也是一种快乐或痴迷,收藏珍品、极品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每当我夜静独赏或与友人品茗论谈它时,都不禁感叹它所承载的宗教意识和审美效果。当时的信徒们以此为载体,从直观的视觉和虔诚的心灵中诱发出极为深厚的宗教情结,为传道而传道、为布施而布施、为弘扬而弘扬,造像工作似是没有尽头。


  于我而言,擦擦收藏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不能永远占有只能曾经拥有的过程;一个把我闲时、闲钱、闲情彻底揉合的过程;一个使乐趣和智慧在收藏中得到满足和发挥的过程;一个教我逐渐学会冷静、全面和宽容的过程。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9-12 13:10
好贴,学习了
作者: 早晨的阳光    时间: 2009-9-12 13:11
学习了!!
作者: 青档绣眼    时间: 2009-9-12 13:12
学到了好知识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9-12 13:15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09-9-12 22:03
   看帖子,长知识!
作者: hjqsy    时间: 2009-9-14 20:09
收藏着的宝贝
作者: zblovetj    时间: 2009-9-19 09:05
也长知识
作者: home0422    时间: 2009-9-24 11:12
增加知识,要顶的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