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乌鸫---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9-9 14:11
标题: 乌鸫---简介
乌鸫  别名:百舌、反舌、中国黑鸫、黑鸫、乌鸪、乌鸫。
  学名:Turdus merula
  英文名:Eurasian Thrush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 1758
  分类:属雀形目,鸫(亚)科,鸫属。
  分布:留居新疆西部,东至长江南北两岸及以南地区。
  外形:全长约26厘米,成鸟体重120~180克。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概黑色。下体黑褐,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嘴黄,眼珠呈橘黄色,羽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
  习性:平时栖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栖落树枝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歌声嚎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胆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主食各种昆虫幼虫、蚂蚁、淡水螺、蟑螂等,也吃樟籽(食后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等植物。3—7月繁殖,巢大都营于乔木的枝梢上,距地面约3米,以枝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每巢5卵,呈浅绿色而满布粗细不匀的淡紫色和栗褐色斑纹。
[编辑本段]饲养
  1、鸟的选择 乌鸫为我国南方喜欢饲养的歌鸟。野生成鸟野性大,难驯熟,常因过度撞笼而死亡,故多掏取幼鸟人工喂养。雌性成鸟与雄鸟稍不同,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均黑褐色,背部色稍淡;颏和喉浅栗褐色,缀以暗纹;下体余部亦黑褐,但稍沾栗。幼鸟雌雄较难区分,一般认为雄性幼鸟初级飞羽有明显金属光泽雌性幼鸟无此光泽或不明显。
  2、笼的特点 饲养乌鸫用八哥笼为宜,也可用画眉笼,或自制类似大小、亮底、条间距2厘米的竹笼。
  3、饲料和喂法 掏到乌鸫雏鸟,一般喂豆制品(如白豆腐干或白豆腐皮),切成适口小块用竹签挑着喂;最好再加新鲜肉沫拌粉料(如点额粉、雏鸡料搓的20%的熟鸡蛋黄等)调成稠粥状,用竹蓖挑着喂。成年乌鸫以鸡蛋大米或鸡蛋小米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食缸)软料(肉沫+熟鸡蛋+水果沫+菜沫+昆虫),两小时内吃完为度。
  4、管理和调教 大约10月份,幼乌鸫已换成鸟羽衣,是学口的好时期,应开始遛鸟。每天清晨提鸟笼到公园或郊外让它聆听鸟叫,或使其跟“教师鸟”学口。
  日常管理的重点是食水的卫生,笼子和用具的清洁。夏季每天水浴一次,冬季设法提高室温,保证每周水浴一次。换羽期饲料中一定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否则常会因脱不下羽毛而难以过冬。
  乌鸫:瑞典国鸟

作者: sun-白头翁    时间: 2009-9-9 14:16
乌鸫图片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09-9-9 14:50
介绍的好,乌鸫——百舌,是养鸟爱好者喜欢的笼养鸟。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9-9 1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9-9 17:35

作者: 峡山散人    时间: 2009-9-9 20:47
今年弄了一只小鸟 可惜是母 让我放了
作者: 淮安小秦    时间: 2009-9-10 20:20
我有一只现在每天小叫不停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9-11 08:44
引用第3楼風肆湛岚于2009-09-09 17:28发表的  :
百舌。从春秋早期到清代中期.乌鸫一直被当做与八哥一样的宠物鸟为人们笼养。

可是有年头了。

善于模仿。发性时声音高昂。此鸟一年四季小叫不断。
.......


养此鸟就怕闹笼!
作者: jialei    时间: 2009-9-11 15:26
我有一只现在不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